

发布时间:
2024-04-20 11:05
信息来源:
通辽市公安局
分享到:
扎旗局: 聚焦“5+N”工作法 全力打造户籍窗口服务新形象
扎鲁特旗公安局鲁北第一派出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创新服务举措,通过“5+N”工作法,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水平,全力打造户籍窗口服务新形象。
一、特事快办,解群众之“急”。“本来以为要专门回去一趟,没想到这么方便,不用来回跑了!”近日,刘先生与河南妻子殷女士来到鲁北第一派出所,想将妻子户口迁至本地。民警立即对殷女士的信息进行了初步核查,并告知二人可以“跨省通办”,只要提供相关材料,网上对接就可以办理好,在户籍民警的帮助下殷女士顺利完成了户口迁移。为方便群众,鲁北第一派出所开通了老年人优先办理、跨省通办、急事急办等特殊情况优先办理“绿色通道”,解决群众“多跑路”“折返跑”的难题。
二、上门服务,解群众之“难”。为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鲁北第一派出所户籍民警主动为年长、腿脚不便、身体残障等特殊群体上门办理户籍业务,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。3月29日,辖区群众乌某来到派出所求助,其儿子的居住证过了有效使用期限,且儿子身体残疾,行动不便。社区民警知晓情况后,来到乌某家中,帮助其儿子采集人像信息,成功办理了居住证并上门送至乌某父亲手中。
三、延时服务,解群众之“愁”。为有效解决学生和上班人群闲暇时间少,双休日办事难的困局,鲁北第一派出所全面推行“电话预约办、中午延时办、网上申办”等便民利民服务措施,让群众通过“绿色通道”进门就能办事、办成事。4月12日中午,魏先生带着儿子来到鲁北第一派出所咨询办理身份证事宜,魏先生称其儿子在鲁北三校就读,现在面临“小升初”报名,急需办理身份证件,孩子放学时间与户政大厅下班时间冲突,值班民警便电话协调户籍民警返回窗口,为学生办理了身份证。
四、送证到家,解群众之“盼”。“李大爷,我是户籍民警小马,您新办的身份证到了,您要是不方便我给您送到家里吧!”在日常窗口工作中,户籍民警发现辖区部分群众身份证长期未领取,积压在户籍室,其中高龄老人群体占比较多。为解决该问题,户籍民警及时向所领导汇报,积极协调社区民警辅警开展送证上门服务,将身份证直接送到当事人手里。
五、流程把关,解一字之“差”。户籍民警严格执行户籍业务办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,认真审核各项户籍登记材料,仔细核查居民身份证申领、换领、补领信息,防止出现错误、偏差,并倾听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,真诚地接受群众监督。
六、“N项保障”,确保服务不缺位。一是保障学习成果。户籍民警以集中学习、自学等方式学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》《公安机关户口登记管理暂行规定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,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;二是保障线上运行。推行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户籍业务实现线上线下深入融合,群众在家就能“指上办理户籍业务”,实现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”。今年以来,通过“线上”为群众审批办理户籍业务200余件;三是保障温馨服务。在提高窗口服务水平和树立良好服务形象上狠下功夫,要求户籍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窗口民警着装规范,使用文明语言,做到来有迎声、问有答声、走有送声。同时,大力推行户籍窗口“五个一”温馨服务,既“一张笑脸相迎、一把椅子让座、一杯茶水暖心、一片真诚办事、一句再见送行”,使前来办理户籍业务的群众切实感受到温暖,用诚心、热心、耐心服务群众,从细微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。
窗口虽小,服务无限。户籍窗口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,通辽公安将继续延伸数据服务触角,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,以“有温度的服务”提升辖区群众的满意度,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公安服务的便捷与高效。